7月17日,艳阳高照。在考古系主任钱耀鹏老师和班主任陈跃老师、李永斌老师的带领下,2017级历史学基地班国学班的70余名同学前往关中西府重镇——宝鸡,探寻神秘的秦国历史文化。
雍城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南郊,是秦国的国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历时294年,是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为国务院1988年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师生一行首先来到陕西省考古研究的雍城考古工作站,聆听了雍城考古负责人田亚岐老师的学术报告。田老师指出,雍城郊外雍山血池秦汉祭天遗址的发现是雍城考古的重大发现,荣获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的发现,弥补了《史记》记载的不足,深化了我国古代祭天文化的研究。
下午,师生们首先前往先秦陵园博物馆考察秦景公陵墓遗址。该遗址也称“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我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内186具殉人是我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我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我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我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考察中,同学们还体验了“石磬演奏”的技巧,欣赏了“石磬音乐”的优美旋律。
考察结束,师生们又前往雍山血池祭天遗址考古现场。近距离观察考古工作人员进行的发掘工作。在考古现场,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陈爱东老师从考古学角度,细致讲解了祭祀坛与祭祀场坑发掘过程。钱老师从祖先祭祀、天神祭祀的角度,深入阐述了我国古代祭祀制度对中华文化形成与中华民族凝聚的深远影响。陈跃老师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分析了祭祀坛、祭祀坑与周边交通的关系。李永斌老师从宗教学角度,讲解了古代北方祭祀对宗教发展的影响。四位老师的多学科讲解,加深了同学们对“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理解。
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认识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治学方法的重要性,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要注重文献与考古的有机结合,以更好探寻和弘扬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